2023-04-01校园动态
吉的堡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有话说

吉的堡


最近,家长们是否有关注到这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在上个月,马来西亚一名12岁的童星在拍摄现场,因被顽童抽走椅子,摔至重伤,目前仍处于半身瘫痪尿失禁的状态,一颗正要熠熠闪亮的新星可能就此坠落;


吉的堡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有话说

近日,一段监控录像记录下云南一名7岁女童将4岁男童抱起丢入井中的过程,幸好附近村民听见孩子的呼救声,将其救起,避免了严重后果的产生。

吉的堡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有话说

造成这些性质恶劣事件发生的主角都是未成年人,一定有一些事不关己的声音会说,“小孩子不懂事”、“不是故意的”。TA还是孩子,能成为恶作剧的免死金牌吗?“熊孩子”恶作剧的背后折射出哪些值得在家庭教育中关注和反思的要点呢?吉的堡想和家长们一起讨论。

孩子为什么喜欢恶作剧?


1.引起家长关注

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因素,确实会造成部分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关注和关心不足。幼儿对父母有天然的依恋,当他们发现,自己能通过恶作剧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斥责,就可能会不断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的关注回到自己身上。

吉的堡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有话说

2.从中寻找乐趣

精力旺盛的孩子会不断拓展自己探索的边界,日常的玩乐已经无法引起TA的兴趣,一些不良行为反而能带给他们新鲜感和刺激感。

吉的堡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有话说

3.不良的影响与模仿

脾气不好会打骂孩子的家长,往往会让孩子有样学样,在与同龄人或比自己幼小的孩子的相处中,不能以友好的态度相待,喜欢用恶作剧作弄别人、欺负别人让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因为我们暂时还没有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不适合他们年龄的内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盲目模仿,但又不能预判风险与后果。

吉的堡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有话说

大多数孩子的恶作剧常由无害或模糊不清的动机驱使,但由于对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了解和预判,更因为缺乏道德束缚和责任压力,所以“熊孩子”们在恶作剧时,往往是轻松愉悦的心境。“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离不开“熊家长”的不作为。作为抚养者,该如何让这些本可以避免的恶劣行为在源头就得到扼制呢?

1.家长自身素质的提升与正面引导

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与伙伴,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刻,提升自身素质,树立正确三观,才能带给孩子正面的教育。在察觉到孩子有恶作剧行为时,家长们切不可任其肆意发展,必须及时制止并文明教育,与孩子沟通行为动机,及时察觉并修正自身在教养上的疏漏,将品格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吉的堡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有话说

2.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在发现孩子有恶作剧行为后,家长们应为孩子建立规则和责任意识,如果超出行为规则的范围,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把小伙伴的玩具弄坏了,就要用自己的零用钱赔偿等。还可以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同理心,比如,孩子故意绊倒小伙伴,家长可以问孩子自己摔倒时疼不疼,如果别人让自己摔倒会不会生气。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同理心,能让孩子明辨对错,意识到恶作剧的后果,避免再犯。


3.多关心,多陪伴

对于想通过恶作剧吸引家长关注的动机,父母多关注、多陪伴就是最好的化解方式。温馨有爱、有安全感的环境与关怀,会让孩子的人格健康、健全地发展。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吉的堡有“两不要”送给家长们。


1.不要用打骂

打骂是家庭教育中粗暴且无效的行为,即使孩子一时被暴力压制,但根本性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甚至还会对他们产生其他不良的影响。家长要有理有据平等地和孩子沟通,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与需求,才能对症下药,让他们认识并接纳自己的错误。


2.不忽略,不拖延

面对孩子的恶作剧等不良行为,即使当下没有产生严重后果,也不能视而不见或是拖延管教时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下就是最好的教育时机,必须深刻有力度地教育他们,不让这种行为成为惯性。


吉的堡希望,这类关于孩子恶作剧的社会新闻能少一点,再少一点,希望孩子们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心存敬畏,成为具有高尚品格的小小公民。

吉的堡

预约试听 托育课程 早教课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