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吗?当听到孩子跟自己讨价还价时,就气血上升,感觉父母的权威受到了极大地挑战:“不行,再讨价还价,什么都没有。”但是,僵持之下,孩子大哭,又容易心软妥协:“行,就一会会儿啊。”等过后,回想起来又觉得很气愤!
前几天,一位宝妈在留言区跟Chevady表达了自己对孩子讨价还价的无可奈何。其实,大可不必头疼。Chevady认为孩子到了某个阶段,喜欢和父母讨价还价是很正常的,这是孩子思维开始逐步成熟的标志。换个角度来看待,它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呢,因为这至少说明了两件事:
(1)孩子情绪控制能力有了突破性发展
婴儿之所以不讨价还价是因为「不会」,一旦被拒绝,他们只会靠不停地打滚哭表示抗议。
(2)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开始在线营业
有些人平常看上去厉害,但一到嘴上跟人battle时,立马就不行了。因为跟人battle,可不只是靠嘴皮子,需要脑瓜子也得跟上。
家长提一个要求,孩子的大脑会立马高速运转,提出自己的条件。如果家长不同意,他立马再根据你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方案,并在反复的交涉中摸清你的底线、说服你,从而达到“共赢”。
如果父母对讨价还价的行为零容忍,反而是变相地告诉孩子“协商没用”,动脑筋思考办法不被认可。
对孩子来说,“好好说”换来的是粗暴拒绝。那Ta就会出现两种反应,要么奋力反击;要么沉默隐忍。但是,对家长们来说,若是纵容孩子“讨价还价”的行为,就代表着父母的权威可以随意触犯、父母定的规则也可以随意打破,将来孩子可能会更加得寸进尺?
这可怎么办呢?Chevady认为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把握住这三个原则。
一、讨价还价也是要有底线的
底线就是无条件必须做的事情,没商量、不乐意也得这样的事情。安全和道德就是永远的底线。如:玩危险的东西、不坐安全座椅、打人、对人没礼貌、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等等,面对这类事情,只要家长坚持几次,孩子就会知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自然就放弃抵抗了。
二、讨价还价也需要原则
讨价还价也要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不允许孩子使用这类方式:“你不让我看动画片,我就不吃饭了”“我就要这个挖掘机,你不买我就不走了”。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多数孩子起初都喜欢用这种直接的方式。相信没有哪个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不会炸毛,再搭配上撒泼打滚,真的在心里能把孩子揍千遍万遍。
而一旦妥协,孩子就会习得这种威胁父母的方式。所以,在最开始面对孩子以打破打滚方式进行讨价还价时,家长就应该明确告诉孩子,这个不好使,然后,给他指条明路、给个台阶下,比如:吃饭是你自己的事情,就算你不吃饭也不能再看了。威胁是无效的,你不如再想想,有没有其他双赢的办法;你不走,咱俩就一直坐这看,不该买还是不会买。因为家里类似的挖掘机已经很多了,我们没有一直买买买的理由,除非你说出一个。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而不是迷失在“我就要、我就要”的执拗里。只要孩子开始思考、提条件,谈判才能见招拆招。
三、可允许的条件下,让孩子适当地讨价成功。
成功的“协商谈判”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社交掌控感。经典育儿书《游戏力》认为,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掌控感,有助于他们变得更自信。但,这也需要技巧哦~
(1)别急着拒绝,多问为什么?
有时候孩子拒绝了你的要求,先别急着否定娃,比如“看完不收拾可不行”。很多时候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没搞清楚,家长说再多都白搭。可以多问问孩子为什么,也许孩子就有让你无可反驳、心服气服的理由呢。
(2)给孩子一定的主动权
谈判专家惠勒提出,谈判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让对方觉得自己有一定的主动权。
你要让孩子认为,他们做决定时,并不是出于爸爸妈妈的命令,而是出于自愿的选择。
这个方法的要点在于无论是孩子选哪种,这件事的结果都已经定了,不能选择,但是在过程中,你可以为孩子增加选项。这样,孩子的关注点就不是想不想刷牙、要不要再玩一会儿回家。而是,谁刷?骑滑板车or数大步?
(3)别来回进行拉锯战,应该多问怎么办?
“我们要回家了。我再玩一会嘛”“那就再玩10分钟。”“30分钟。”“不行,那就15分钟。”“20分钟好吗?”……
这种拉锯战式讨价还价,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家长一肚子气,孩子一肚子委屈。在和孩子讨价还价时一定要尽量避免这种降维打压,陷入孩子的拉锯陷阱中。
优秀的谈判协商,并不是一定要逼谁让步,而是通过合理协商达到共赢。与其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不如将问题抛给孩子,说出你的原因和现状,引导孩子思考可以做什么,寻求共赢方案。
综上,在面对孩子讨价还价时,只要家长引导好了,就会收获一个更善于合作,更自信的孩子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更多精彩下期再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