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奇看到一条让人揪心的热搜,近日在四川成都,一名8月大的婴儿因误食香蕉导致窒息,但日常我们用于抢救窒息采用的海姆立克法却因为香蕉软糯无法呕出而失效,幸而最后通过喉镜取出异物,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这则热搜让海姆立克法再次受到大家的关注,家长们对海姆立克法是否了解?在平时对孩子的照护上,又有哪些需要我们警醒的呢?
01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即气道梗阻急救法,简称海氏急救法。主要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急救,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是目前气道梗阻现场急救的最有效方法。
气道异物梗阻是生活中的常见意外事件。进餐时过于急促或大声说笑,有咳嗽、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口含异物嬉戏打闹的儿童,都可能出现异物进入气道,阻塞呼吸,快速进展为窒息、昏迷、心搏骤停,若不及时干预,会迅速导致死亡。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救治的医生海姆立克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动物实验,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并进行推广普及,挽救大量生命。
根据适应人群及方法的不同,一般将海氏急救法分为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和婴儿救治法三大类。
小奇今天主要和大家讨论其中的婴幼儿救治法。一岁以下婴儿胸腔柔软,救治的操作与成人有所不同,其中又分为背部叩击法和胸部冲击法。
背部叩击法:
将婴儿仰卧位骑跨在救护员的前臂上,使其头低脚高,一手掌将婴儿的后颈部固定,头部轻度后仰,固定其双侧下颌角,打开气道。将婴儿翻转成俯卧位,使其头低于躯干,同时用手握住双下颌以托住头,并将前臂放到自己的大腿上。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向内、向上叩击婴儿两肩胛骨之间4~6次,至异物排除。
胸部冲击法:
将婴幼儿俯卧位平躺在救护员的前臂上,使其头低脚高,一手掌将婴儿的前颈部固定,翻转成仰卧位,并将前臂放到自己的大腿上,婴儿头部向下。救护员用一手手支撑婴儿的头部及颈部,用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向下冲击婴儿的胸骨下部(与婴儿胸外心脏按压位置相同)。
(文字来源:知乎 / 作者:米团 )
1岁以上及成人:
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和成人一样使用背部按压法,家长从孩子背后,将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之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向孩子胸部方向收紧按压;持续几次按压,直到异物冲出且孩子能呼吸,咳嗽或者讲话为止。
TIPS:
在使用海氏急救法后,无论异物是否取出,都需要立刻去医院就诊。
不要给患者喂食任何东西,尤其是希望用水将异物顺下去的做法是错误的。
不要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这样不仅无法排出异物,还可能造成颈椎受伤。
02事件警醒
海姆立克急救法可操作性强,在被普及推广后已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但为什么在这个案例中却失效了呢?海氏急救法更适用于较为固态、硬度稍高的异物造成的窒息,可以通过气压的推挤完整取出,但本案中卡住堡贝的却是香蕉,我们都知道香蕉软糯,挤压只能让它变成泥状,却无法排出,所以海氏急救法变得束手无策。在这种无法自救的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在发生窒息的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
婴幼儿的气管、食道都还十分纤细,咀嚼功能不完全,主要还是以摄入流质、米糊一类可以直接吞咽的食物为主,像是果冻、糖果一类的食物不可喂食,极易造成堵塞窒息。吉的堡提示,家长们的喂食要遵循堡贝的发育阶段,即使要为幼儿补充营养,也需要将食材处理成堡贝能安全进食的大小或形状。
当堡贝能够自主爬行后,家长们就要注意将家中的食物、细小物件收纳至堡贝无法触及的地方,堡贝在口欲期会通过吸吮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抓到什么都可能往嘴里送,家长们要时刻注意,切莫让他们不知不觉吞咽了可能造成伤害的物体。海姆立克急救法虽好,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并且吉的堡更希望,家长永远不需要用到这招。